-
2025碳中和技術全景圖:六大領域構建企業突圍指南
時間:2025-07-07 10:43:48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80內容摘要:2024-2025年是中國碳中和工作夯基壘臺的關鍵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三位一體”的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務院《2024—2025年節...
2024-2025年是中國碳中和工作夯基壘臺的關鍵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明確提出:
到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三位一體”的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務院《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則設定了硬指標: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2.5%左右、3.9%左右,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將形成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
在這一背景下,構建完整的技術體系成為控排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01 節能提效技術
節能提效技術是工業綠色轉型的基石,工業領域節能改造正從“可選”變為 “必選” :
1.工藝優化升級:鋼鐵、煉油、燃煤發電機組等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全面修訂提升,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源計量、監測、審計等節能配套標準同步完善。
2.建筑節能革命: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
3.設備能效提升:工業通用設備、制冷設備、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標準加快升級,高壓電機、服務器等產品納入能效標識管理。
節能改造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據測算,工業領域應用高效電機系統可降低能耗20%-30%,余熱回收技術可回收能源消耗總量的5%-10%,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首選路徑。
02 零碳電力技術
零碳電力技術是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力量。
1.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到2030年預計增長2.7倍,比各國當前計劃高出25%,三倍增長目標 “觸手可及” 。
2.創新應用場景突破:
數據中心脫碳:Crusoe Energy公司創新性地利用棄風棄光電力,在可再生能源站點附近部署模塊化數據中心,既降低碳足跡又穩定電網。其正在建設的200MW數據中心將于2025年上半年投入運營。
超深層地熱能:Quaise Energy公司采用高功率微波鉆探技術,開發地表以下3-20公里深處的地熱能,發電能力可達傳統地熱電站的10倍。
3.智能電網技術:谷歌投資20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電網升級和電池存儲項目,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提供技術支撐。
03 零碳非電能源與燃料替代技術
零碳非電能源與燃料替代技術,難減排領域的解決方案
1.清潔氫能應用:根據三部委《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到2027年,清潔低碳氫將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并在交通、發電、儲能領域形成商業化模式。
2.生物基材料替代:
挪威B’ZEOS公司開發的海藻基包裝材料完全生物基且家庭可堆肥,已與雀巢等巨頭合作驗證技術。
海藻養殖過程不需化肥農藥,還具有顯著碳封存效益,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代初達10億美元。
3.工業熱力電氣化:Electrified Thermal Solutions公司開發的Joule Hive熱電池采用導電耐火磚技術,儲熱溫度高達1800℃,效率超過95%,為重工業提供零碳熱源解決方案。
04 CCUS技術
CCUS技術是工業脫碳的“托底”保障,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作為減碳 “托底”技術迎來爆發式增長:
1.項目規模倍增:中國規劃運行的CCUS工程從2021年約40個發展到2024年約120個,年捕集能力超400萬噸,年注入能力超200萬噸。
2.區域集群示范:新疆依托準噶爾、吐哈、塔里木三大盆地資源優勢,創新構建 “增產不增碳” 發展模式。準東地區煤制氣項目CCUS方案將支撐三大項目通過國家核準,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3.多行業技術突破:
電力行業:華能正寧電廠建成150萬噸/年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
水泥行業:青州中聯20萬噸/年全氧燃燒耦合低能耗碳捕集項目
4.標準體系構建:國家正抓緊構建二氧化碳捕集、運輸、地質封存全鏈條標準體系,為技術推廣提供規范支撐。
05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削減技術
1.甲烷減排優先:生態環境部將甲烷減排與利用作為典型項目碳減排量核算標準研制重點,油氣、煤炭、農業等領域是主要減排對象。
2.F氣體替代技術:制冷、消防等行業加速淘汰氫氟碳化物(HFCs),自然工質替代技術商業化進程加快。
3.工業過程排放控制:鋼鐵、化工、電子等行業加強氧化亞氮(N?O)、六氟化硫(SF6)等溫室氣體的監測與減排技術應用。
隨著全國碳市場擴容,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將納入碳交易體系,2025年底前或將完成首次履約。初步預測,僅新納入三大行業將帶來約330萬噸碳配額缺口,企業亟需建立碳資產管理和交易能力。
06 企業行動指南
面對技術路線選擇,控排企業應:
1.對標新標準:密切關注重點行業能耗限額標準、產品能效標準升級動態,2025年將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布局碳足跡: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加速出臺,2027年前完成100個重點產品標準制定。
3.參與試點示范:全國將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山東、浙江等地開展200家以上企業碳計量審查試點。
4.探索CCUS產業化:新疆CCUS產業化模式為高排放園區提供示范,煤電、煤化工與CCUS融合成為重要方向。
5.構建數字化碳管理:投資建設能碳管理平臺,實現碳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為參與碳市場奠定基礎。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7-03國家標準《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標準》發布
-
06-29【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
06-21綠建發展 |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趨勢一覽
-
06-17可持續發展中的人才布局:十大高增長綠色職業
-
06-16好房子”從概念走向現實 房地產行業轉型發展進行時
-
06-131.6億人改變生活方式,就能砍掉全球近1/3碳排放
-
06-08“好房子”標準落地“滿月”,有哪些看點?
-
06-02上海發布《住宅工程套內質量驗收標準》將于9月1日起實施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9-12新項目▎5個設計階段超低能耗建筑
-
09-12綠·碳·慧 | 堅持“四個放在”,持續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
-
09-11工信部:實施綠色工廠提質擴面計劃,培育建設一批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
-
09-11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09-10提升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執法質量的指導意見來了!
-
09-10降碳90%!《人民日報》重磅聚焦零碳園區
-
09-09人民日報“零碳園區”聚焦報道!
-
09-09比沙漠還干的空氣,是怎么“造”出來的?這項“超級除濕”技術破解行業“卡脖子”難題
-
09-08從鏈接到共生:共建“好房子技術生態圈”倡議
-
09-08從北京中海金融中心,看中海地產的雙碳引領之路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一期2號樓12層1201室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